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20
2023.03
传统丨弘扬中医,助力健康 护理部开展健身气功-八段锦培训班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历史悠久,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它是形体运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的一种独特健身法,刚柔相济的动作诠释了八段锦“意动行随神形兼备、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的特点,整套动作展现出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和心理调节相结合,从而疏通人体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使人体气血通畅,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为了深入贯彻中医药发展方针,使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潜移默化的内固于心、外化于行,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感受中医在治未病与慢病康复中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了解中医,认可中医,选择中医,近日护理部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培训活动,护理部从各个科室选择有一定中医基础的护理人员来参加养生八段锦教学推广活动,与住院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一起在八段锦运动中放松身体,缓解压力,愉悦精神。 培训老师一招一式给予细心指导,护理人员整齐划一认真练习,经过几次培训,发现因为长期电脑前伏案工作导致的肩颈酸痛症状较之前有所缓解,对此护理人员对培训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希望可以多推广此类活动,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得到身心放松。       通过此次培训,大家明显感受到八段锦对身体的调节作用,既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又学会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健身功法。培训教员作为科室中医八段锦小教员,培训科室护理人员,保证每位护理人员都能掌握八段锦,把优秀的传统健身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指导患者及家属以平和的心态去生活和工作,健康养生。
17
2022.05
护士节丨同心战疫 驱散阴霾 致敬一线抗疫的最美白衣天使
“能参加核酸采样的同事请在这报名。” 在护理部的工作群里,一条条白色的聊天气泡飞速弹起,在这些气泡中,有第一次上战场的战士,也有数次冲锋的老兵,他们的背后,就是一个个勇敢无畏的护士。 他们有些人可能刚刚当上妈妈,有的人家中还有老人,有的人已经连续两周没有回过一次家,但面对疫情的要求,没有人退缩、闪避,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退一步,病毒可能就会进一步。只有冲上去,才能保护百姓的健康。   “五点半,集合!” 清晨5:30,4月份的天空还没有亮起来,所有参加核酸检测的工作者已经集结完毕了。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工作,他们还将坚持半个月,甚至更久。 但没有人对这样的工作说过一句抱怨,提过一句不满。因为他们守护的是一个区、一个城市的安全。即便肩上重担千钧,也能举重若轻,安之若素。 面对疫情,不仅能冲锋陷阵不怕困难,更能心怀大爱,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请您张大嘴巴。” 4、5月的北京,天气好像孩子的脸。有时是疾风、有时是烈日,刷手服有时已经湿透,有时又让人仿佛赤身行走。 饥寒、酷热,这两个原本应该是矛盾的词汇,却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让所有前线的战士们尝了个遍。 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后退,冷了就走起来,热了就坚持住。为了减少损耗,可以不喝水,为了让同事们休息的时间长一点,可以自己多干一点。 一句话重复千万遍,是为了更快、更好的阻隔病毒,是为了告诉大家: 无论前方多少刀剑,我们都是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大家要时刻准备做好准备。” 由于开展分区域核酸检测工作,科室抽调人员参与,留守在科室的同事们工作常常是连轴转,早饭忙成午饭,午饭忙成晚饭,晚饭忙成不吃饭。 他们吃在科室,住在病房,家在医院。坚守岗位已经是下意识的行动,保障医疗变成了见面的口头禅。一面是外派,一面是坚守,一面是逆行者,一面是守门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点亮城市的灯火,燃起生命的热焰。   4月份爆发疫情以来 我院共派出已出动56批 共计1269名核酸采样人员 采集核酸累计一百余万人 采集范围遍布朝阳各街道、村落、小区 我们相信 阴霾终究会被阳光驱散 困难终究会被努力打败       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 让我们向每一位护理工作者 致敬 也向每一位与护理工作者同行的 医生、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们 致敬!   供稿:企宣  摄影:护理部    
28
2021.05
科室宣传丨弘扬中医传统医学 我院开展科室宣传日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提升广大市民群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5月28日,我院传统医学特色疗法科在一楼门诊大厅开展科室宣传日活动。 在活动现场,传统医学特色疗法科的专家为来院市民提供了常见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和中医药健康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不少人闻讯也纷纷前来咨询问诊,宣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前来问诊的老人感觉颈肩部位每逢潮湿天气时会经常疼痛,经过现场咨询之后他感慨地说:“之前就经常在传统医学科做理疗,对自己的身体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帮助,中医医学博大精深,也很受我们这些老人欢迎。” 北京市朝阳区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传统医学特色疗法科是以中医传统特色治疗为主,除40余项常规中医外治疗法之外,还传承了多项特色传统医疗技术,如:指尖易筋疗法、马氏温灸法、苗氏八纲调形手法、浮针、郑氏腹针等。科室管理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广受患者赞誉。 传统医学特色疗法科承担医院医疗、科研、教学及预防保健等工作,能够完成常见疾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工作,擅长以中医内外结合的手段治疗疼痛、顽固性失眠、焦虑、抑郁、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临床常见病症,能够从根本上调理人体气血状态、阴阳平衡,激活人体自愈力,达到疗愈疾病的目的。  
08
2021.04
培训丨认识、管理、掌握 我院组织开展DRGs专题培训
随着医院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DRGs付费将成为医保付费的主要模式。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对DRGs的认识,更好地适应DRGs付费模式,促进医院科学、规范、精细化管理。3月25日,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在六楼综合会议室举办了DRGs专题培训会,相关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全院各科科室DRG专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会议由邱卿林副院长主持,医保办李伟光主任担任主讲。   李伟光主任从DRGs的概念、DRGs相关政策、DRGs与医院医保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准确选择主要诊断,强调了病案首页填写在DRGs管理中的重要性。 “DRGs不仅是一种付费工具,更是现代医院管理质量管控、绩效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最强有力的管理工具。”邱卿林副院长在培训会中指出,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针对性的开展DRGs的专题培训,可以共同学习和了解DRGs应用领域的知识,进一步深化质量管理内涵,有效指导医院学科发展,进行绩效分析,最终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希望各部门、科室要充分认识到DRGs的重要性,要未雨绸缪,为医院DRGs的应用做好准备。”   此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相关部门领导及各科室DRG专员对DRGs的认识,对临床科室正确选择主要诊断和规范首页填写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未来我院将会持续进行系列培训讲座,继续深化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对DRGs的认识,为医院开展和推广DRGs奠定坚实基础。   摄影:医保办 编辑、供稿:企宣部
17
2020.09
服贸会丨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日在京启动
  9月6日,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暨第五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将紧密围绕“中医服务-全球共享”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中医药领域抗击疫情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医方案、强化国际交流,搭建世界性中医药服务贸易交流平台,提升中医药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中医药服务扩大开放、走出国门、创新发展,通过海内外携手,线上线下结合,实现共享健康资源、促进贸易畅通、助力全球抗疫。   参会嘉宾合影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彦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服贸会意义重大,一方面表明我们国家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另一方面展现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经济深受疫情影响关键时刻的责任担当和对疫情防控的高度自信。国际服务贸易面临历史性机遇与挑战,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原创学科,必须审时度势,牢牢抓住大好机会,在服务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开放合作。将北京打造成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彥致辞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致辞中认为,中医药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医药是我们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软实力非常重要的载体。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出口基地,做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积极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在国际社会分享中医防疫、救治的经验,讲好中医抗疫故事,推动形成一批中医药服务世界知名品牌。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致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医药经受了检验和检阅。在全力参与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开展中医药抗疫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她说,近年来,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在全球新冠肺炎的背景下,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迎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在新挑战方面,境外消费类来华消费者数量锐减,涉外医疗和教育等中医药服务贸易主要营收下降幅度较大。在新机遇方面,随着中医药抗疫效果的显现,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模式,积极拓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将线下服务转移至线上,开辟了新的宣传与推广途径,在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带动了国内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经济战略下,中医药服务贸易将会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新的重要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致辞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证明。中国愿根据需要与国际社会积极分享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经验与做法,支持中医药走向世界。   在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之后,紧接着召开了第五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作《中国疫情防控中医预防方案》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派代表北京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吕文良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用中国办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报告;日本科学院理化学研究所教授张亨作《中医药走出国门的几个问题探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仝小林作《中医药抗疫的优势》视频报告。此外,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还主办中医药健康产业国际智库论坛、2020北京中医药国际发展论坛等专题论坛。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承办,由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北京圣马克医院,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科学技术协会、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举办。
16
2020.09
服贸会丨中医药已传播183个国家地区,战疫中有效性得到有力证明
9月7日,位于北京东四环附近的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华侨中医聚集在一起,参加服贸会的线下会议——2020华侨华人中医药研修班暨北京名医“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及康复专家研讨会,交流分享中西药在抗疫中的成效。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提出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打造国家品牌、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扩大中医药国际市场准入、促进国内健康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五点倡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姜良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刘震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苗青等9名在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北京中医与来自美国、日本、毛里求斯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中医师参加研讨,1000余名海内外中医师通过在线平台参加了会议。 自2017年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成立以来,依托北京朝阳中西医急诊抢救中心中医特色疗法科,已成功孵化出从美国引入中国的“陈虹樑指尖易筋疗法”,以及从日本回流到中国的“马少群温灸法”。基地的负责人郝天智告诉记者,基地是一个集医疗、教学、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常设服务平台,将在中医药引进来走出去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孵化国外引入的中医药项目同时,还通过线上线下授课的方式,将国内的知名中医专家推荐给海外华侨,加强国内外中医药交流,并为海外人群提供高端中医药的治疗。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