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17
2020.09
服贸会丨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日在京启动
  9月6日,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暨第五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将紧密围绕“中医服务-全球共享”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中医药领域抗击疫情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医方案、强化国际交流,搭建世界性中医药服务贸易交流平台,提升中医药服务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中医药服务扩大开放、走出国门、创新发展,通过海内外携手,线上线下结合,实现共享健康资源、促进贸易畅通、助力全球抗疫。   参会嘉宾合影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彦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服贸会意义重大,一方面表明我们国家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另一方面展现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经济深受疫情影响关键时刻的责任担当和对疫情防控的高度自信。国际服务贸易面临历史性机遇与挑战,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原创学科,必须审时度势,牢牢抓住大好机会,在服务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开放合作。将北京打造成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彥致辞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致辞中认为,中医药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医药是我们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这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软实力非常重要的载体。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贸易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出口基地,做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统计工作,积极扩大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在国际社会分享中医防疫、救治的经验,讲好中医抗疫故事,推动形成一批中医药服务世界知名品牌。   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致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表示,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医药经受了检验和检阅。在全力参与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国积极推动开展中医药抗疫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疫情防控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她说,近年来,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但在全球新冠肺炎的背景下,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迎来了新挑战和新机遇。在新挑战方面,境外消费类来华消费者数量锐减,涉外医疗和教育等中医药服务贸易主要营收下降幅度较大。在新机遇方面,随着中医药抗疫效果的显现,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模式,积极拓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将线下服务转移至线上,开辟了新的宣传与推广途径,在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带动了国内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经济战略下,中医药服务贸易将会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新的重要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致辞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证明。中国愿根据需要与国际社会积极分享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的经验与做法,支持中医药走向世界。   在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之后,紧接着召开了第五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作《中国疫情防控中医预防方案》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派代表北京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吕文良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用中国办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报告;日本科学院理化学研究所教授张亨作《中医药走出国门的几个问题探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仝小林作《中医药抗疫的优势》视频报告。此外,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还主办中医药健康产业国际智库论坛、2020北京中医药国际发展论坛等专题论坛。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承办,由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北京圣马克医院,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科学技术协会、世界中医药学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举办。
16
2020.09
服贸会丨中医药已传播183个国家地区,战疫中有效性得到有力证明
9月7日,位于北京东四环附近的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华侨中医聚集在一起,参加服贸会的线下会议——2020华侨华人中医药研修班暨北京名医“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及康复专家研讨会,交流分享中西药在抗疫中的成效。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提出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打造国家品牌、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体系、扩大中医药国际市场准入、促进国内健康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五点倡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姜良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刘震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主任苗青等9名在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北京中医与来自美国、日本、毛里求斯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中医师参加研讨,1000余名海内外中医师通过在线平台参加了会议。 自2017年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成立以来,依托北京朝阳中西医急诊抢救中心中医特色疗法科,已成功孵化出从美国引入中国的“陈虹樑指尖易筋疗法”,以及从日本回流到中国的“马少群温灸法”。基地的负责人郝天智告诉记者,基地是一个集医疗、教学、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常设服务平台,将在中医药引进来走出去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孵化国外引入的中医药项目同时,还通过线上线下授课的方式,将国内的知名中医专家推荐给海外华侨,加强国内外中医药交流,并为海外人群提供高端中医药的治疗。
10
2020.07
核酸检测英雄谱丨无悔的青春
六月的天,闷热的要命。 新发地突发疫情,再次拉升了京城疫情防控等级。人们的心再次紧张起来。就是在这样紧急严峻的形势下,针灸科接到医院指令,全体受命出征。   调令就是冲锋的号角,接到出征通知之后,针灸科紧急召开动员会,大家积极响应,无一退缩。代理主任王晓霞与沈潜主任沟通,在确保科室急需就诊患者诊疗前提下,安排2医1护留守,其余11人全部加入应急小组迎战疫情,大家都要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响应医院号召,随时待命出征。   为了保障个人采集效率与采集安全,医院组织培训穿脱防护服及咽拭子采集工作。每次培训结束之后回到科室,科室内还要两人一组,监督练习。王晓霞代理主任是应急医疗队第十一小组的组长,她对待培训一丝不苟,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严格要求小组成员及科室人员。只要在其它科室学到好的经验及方法,她一定会分享给大家,并要求大家反复练习,绝不能在前线出差错。周凌护士长也是反复强调:一人感染,全军覆没,不能心存一丝侥幸。     周凌护士长是针灸科最早被抽调的检测组成员,最初负责全院工作人员核酸检测,之后又接手了我们外出核酸检测的保障任务。 核酸检测工作常常没有准确的定时规律,早上有任务就要起早备好物资,晚上有任务就晚上备物资,还要时时紧绷着神经避免突如其来的任务。她不仅要备好检验时各检查组所需要的手消、喷壶、各种垃圾袋、口罩、手套,整理每个出征队员要带走的物品,还要对出征回来的衣物进行消毒。 为了保障核酸检测工作,周凌护士长只能住在科室,随时查看手机,不敢离院半步,忙起来就是从早晨到晚上。最后一队返回已经是凌晨2点,她还是守候在后勤保障的小隔间里,直到所有的人都安全回到家她才睡下。   纪丹丹小姐姐,是最有耐心的护士姐姐,核酸采样时,尽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密不透气的口罩,也能听见她跟被检测人员说“张大嘴巴,发出啊的声音,不要紧张,一下就好”。她始终都是信誓旦旦:不管哪天有任务,我都上!平时的她也是如此,任劳任怨,一心想着他人,是我们的暖心小姐姐。   孙雪是科里的小太阳,她看起来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此次应急任务护士长和王主任本没安排她上前线,可她说自己要给孩子做表率。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任务、不知道几点能回家,她就跟孩子说要去出差。“妈妈晚上可能回不来,晚上跟着爸爸睡,要乖乖。”这是这段时间她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 孙雪说自己是夏天吃火锅都不会流汗的体质,可在做检测时,她瘦弱的身体,竟也能汗流浃背。看到小朋友也来检测,她会温柔的鼓励小朋友加油,给勇敢的小朋友竖起拇指。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呼吸不畅时,她说她会鼓起腮帮做几个深呼吸来缓解。护士长怕她坚持不住,让她休息,她坚定的说:“没事儿,我可以”。   李转红是科里坚强的姑娘,她看起来瘦瘦弱弱,个子不高,但每次检测任务她都是第一个上场、最后一个下场。带队组长让她中间休息一下,她都要坚持到最后,脱下防护服的她汗水浸湿了全身,口罩和护目镜让这个女孩的脸上有了最美的印痕,即便如此,依然掩不住她那甜美的笑容。   马文华是科里的小仙女,她是针灸科最爱美的小护士。她对防护服、口罩、乳胶手套样样都过敏,脸上长出一个个痘痘,手背部、胳膊上满是分布不均的小疹子,但只要面对任务,她却毫无怨言坚持战斗。 看着每次脱下防护服,忍不住抓挠疹子和痘痘的她,队里的战友总是心疼不已,她自己却不以为然:“忙起来就忘了,忍忍就行了,总不能浪费防护服吧。”   吕倩倩是科室的小管家,她原本没有入选核酸检测的队伍,但她却主动请缨,替换别人休息。她说国难当头,自己指定不能少。虽然她身材娇小、在大个子面前要踮起脚尖,在小朋友面前要半蹲着采样,但她没有打过一次退堂鼓,总是坚持到最后。每次出征前都会为留守科室的医生备好物品,保证正常的治疗,没有出征任务时,她又积极主动的把科室工作多承担一些,她是心系科室又能全心应战、心思缜密的好管家。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夏季,针灸科的战士们与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核酸检测突击队员同甘共苦、挥汗检测战场,筑起的不光是医护人员大爱无疆的道德高地,更是一段青春无悔的人生风景。  
09
2020.07
核酸检测英雄谱丨七月一日:我们向党旗敬礼!
七月一日,是党的99岁生日 七月一日,我们医院1500多名员工集体向党旗敬礼 站在最前头的 是三个年轻的女将 和她们率领的白衣天使突击队 连续奋战6小时 检测人员近万名 就是三支突击队敬献给党的生日礼物   △图为七月一日前往管庄社区进行核酸检测的我院12名应急医疗队队员。 管庄社区核酸检测医疗队带队的组长是护理部总护士长董慧,她是今年三月在朝阳区三间房新冠病毒定点医疗点火线入党的预备党员。当天,率领全队奋战6小时,共检测2900多人。   △图为七月一日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16名应急医疗队队员在前往垡头社区进行核酸检测出发前合影。走上战场前,她们是一群年轻活泼、朝气蓬勃的90后。   △穿上防护服就是一个白衣天使突击队。 带队的组长是护理部示教室年轻的老师马宁。除了这个头衔,马宁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入党积极分子。如果说一个党员一面旗的话,那么,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撑起的同样是鲜红的旗帜。图为我院16名应急医疗队队员即将走上垡头社区核酸检测前沿阵地时的飒爽英姿。当天奋战6小时,检测4000多人。   △带队的组长马宁身体力行,样样工作都冲锋在前。   △图为今日垡头社区核酸检测现场   △图为护理部总护士长宁翠霞率领的12勇士突击队。 宁翠霞总护士长带领自己的检测团队在常营核酸检测前线,奋战6个小时,检测2600多人。在这支应急医疗队中,她和人力资源部职员孙连宝、神经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都是正式党员,副组长李璐萌也早已向党组织递交过入党申请书。6个小时的连续作战,大家浑身湿透,但斗志未减半分。   △共产党员孙连宝帮助战友穿防护服、战役结束和战友清理战场   △左图为神经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李瑞工作中,右图为检测结束后浑身湿透的她。   △中午休息间隙,大家都累得席地而卧,宁总(左二)抓紧时间进行后勤保障工作 全院129名正式党员、5名预备党员、38名入党积极分子,用他们对党的赤胆和忠诚,凝聚起1500多名员工的所有力量,在不同的抗疫哨位,演绎着不同的抗疫誓言,义无反顾,一路向前。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