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18
2018.06
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第二批“洋学生”结业 
中国侨网6月3日电 6月2日上午,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为第二批“洋学生”举行隆重结业典礼。来自9个国家的20名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专家学者喜笑颜开地捧到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北京针灸学会联合颁发的研修证书。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世纪康瑞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参加结业典礼。 本期研修班是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助力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参与国务院侨办海外惠侨工程中医关怀计划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市政府侨办和市中医局共同发起的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百人百项”“三个一”的内容之一。 为期6天的研修班组织海外学员参加了2018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暨2018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论坛,举办了由海内外著名中医药专家授课的系列专题讲座。 这些深受学员欢迎的课程包括由现任玛莉华盛顿医院癌症中心综合医疗小组顾问、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籍华人陈虹樑传授了中医治疗肿瘤适宜技术--指尖易筋推拿技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科主任、北京推拿学会副会长付国兵讲授了振腹推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张立山讲授了中医经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胡凯文作了中医治疗肿瘤讲座;北京针灸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黄毅介绍了京城名医“金针王乐亭”针灸组方特点。 基地还组织海外学员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东直门医院国际部进行了现场考察和交流,举办中医药防治肿瘤特色优势与国际化合作研讨会。研修结业仪式上,海外学员纷纷表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中医药相关政策和发展现状,交流了世界各国中医药发展情况,学到了有价值的实用技术,分享了海外中医药行业的发展经验,增强了繁荣海外中医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美国、新加坡的3名华侨华人中医药专家与基地签订了中医药合作意向协议。(图/文 吕坤胜)
23
2018.05
李克强: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
医疗设施等基础硬件投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首先要支持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李克强总理在4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此前一天,李克强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考察时了解到,网速较慢仍是影响远程医疗实际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 结束上海考察次日,他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等3项措施。 “中央财政可以支持,这笔钱值得花!”总理说,“‘互联网+医疗健康’,不仅是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助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 4月12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更多群众分享到优质医疗资源。 总理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了解到的情况为例说,这家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知名医院接诊患者中至少一半以上是外地患者。而借助该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中西部的患者在当地就能看上来自上海的好医生。目前已累计完成6500多例远程会诊,覆盖云南、青海、新疆、西藏等20多个省和自治区。 “‘互联网+医疗健康’可以大大有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李克强说。 来源:网络 
1 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