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24
2019.06
沃森智能丨专家:探索智慧医疗 把肿瘤治疗带入智能化时代
日前,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以智能医院为主题举办媒体交流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科技将不断拓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深层应用,把中国肿瘤治疗带入医疗的智能化时代。   近年来,中国新增癌症病例规模较大,这背后折射出,如今,中国的肿瘤医生需要更精准的治疗决策支持,而患者则需要医生提供更精准的疾病解决方案。   肿瘤科于忠和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肿瘤科主任于忠和表示,由于中国癌症患者发病率逐年攀升,中国专业化肿瘤医生数量严重不足,且学科建设时间尚短,肿瘤医生用于学习最新的指南时间不足。   “医疗资源稀缺,存在治疗不规范现象,让癌症治疗的道路漫长且艰难,这间接导致中国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40.5%,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于忠和说。   解决上述矛盾,近年来兴起的AI医疗或许是一个解决方案。2018年6月,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引入医疗人工智能Watson肿瘤解决方案。   在于忠和看来,医疗应用的人工智能,不但能给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也助力肿瘤医生快速成长。   “医生在数分钟内就能获得集国内外循证医学之大成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获得规范化、个性化的最佳治疗,为患者搭建起生命重生的桥梁。”于忠和说,在这一年的实际使用中,患者对Watson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目前共有近百位恶性肿瘤患者使用Watson进行会诊。   Watson肿瘤医生团队合影 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肿瘤科副主任张秀良总结出引入人工智能治疗所带来的改变:提升医生竞争力、提高肿瘤治疗水平、提升医疗安全和知识与时俱进。   “未来人工智能将是决胜信息化时代的关键,人工智能所提供的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案,能助力国内肿瘤诊疗的规范化。”张秀良说,医生团队借助Watson会诊可与患者建立充分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此外,Watson作为医生助理提供世界肿瘤领域先进的治疗方案和信息,这本身也是帮助医生快速成长。   据介绍,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肿瘤医生团队还根据人工智能会诊设计了“七步会诊流程”。   整个流程至少有3名医生共同参与会诊,医生将根据WfO所提供的决策建议进行把控。在持续1个小时的会诊过程中,肿瘤医生团队将为患者全面解读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在认识自身疾病与治疗可能的同时,建立起了患者对抗疾病的强大信心,以及对医生团队的认可。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 鲁刚副院长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副院长鲁刚表示,未来以Watson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将不断拓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深层应用,把中国肿瘤治疗带入医疗的智能化时代。
21
2019.06
沃森智能丨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智能医生团队以"AI"抗癌
6月18日,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举办"走进智能医院 寻找智能医生"媒体交流会。作为北京率先引入医疗人工智能Watson肿瘤解决方案(以下简称"WfO")的医院之一,该院以真实世界的使用反馈展示了肿瘤科医生团队依托智能化工具所取得的成果,切实改善了肿瘤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现状。鲁刚副院长现场介绍:"我院在引入WfO后,肿瘤综合治疗水平有望与国际顶级医院看齐。未来以Watson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将不断拓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深层应用,把我国肿瘤治疗带入医疗的智能化时代。"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 鲁刚副院长 大提升:Watson 肿瘤会诊助力肿瘤医生成长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分钟就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肿瘤科主任于忠和现场表示:"由于中国癌症患者逐年攀升,中国专业化肿瘤医生数量严重不足,且学科建设时间尚短,肿瘤医生用于学习最新的指南时间不足。医疗资源稀缺,存在治疗不规范现象,让癌症治疗的道路漫长且艰难,这间接导致中国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40.5%,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肿瘤科于忠和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WfO是当前世界成熟的医疗应用级人工智能,由全球公认的权威肿瘤机构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MSKCC)训练,提供以循证医学为保障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沃森肿瘤国际智能会诊中心"的入驻,不但能给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也助力肿瘤医生快速成长。"在这一年的实际使用中,患者对Watson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目前共有近百位恶性肿瘤患者使用Watson进行会诊。"于忠和主任补充道。"很感谢百洋智能科技将现今先进的技术引入国内,通过使用WfO,医生在数分钟内就能获得集国内外循证医学之大成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获得规范化、个性化的最佳治疗,为患者搭建起生命重生的桥梁。" 王佐超医生是科室里使用WfO治疗患者病例最多、让患者受益最多的年轻医生。他表示,"Watson的应用,相当于一个肿瘤专业全球顶级专家参与到我们的肿瘤会诊与治疗决策工作中。通过使用Watson,也让我不断提升对相关癌种前沿进展的知悉度,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与服务。" 对于使用WfO进行会诊所带来的改变,张秀良副主任总结了四点:"一是提升医生竞争力,未来人工智能将是决胜信息化时代的关键。二是提高肿瘤治疗水平,Watson所提供的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案,能助力国内肿瘤诊疗的规范化。三是提升医疗安全,医生团队借助Watson会诊可与患者建立充分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四是知识与时俱进,临床医生也需不断学习,Watson作为医生助理可提供世界肿瘤领域先进的治疗方案和信息,帮助医生快速成长。"   Watson肿瘤医生团队合影 重关怀:七步会诊流程给予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 对于新的前沿性科技,医院肿瘤医生团队充分发挥了医疗工作者的探索精神。基于对WfO强大的功能及国内就诊现状的洞察,团队摸索并建立起一套充满人文关怀的"七步会诊流程",具体来看: 第一步:WfO介绍; 第二步:沟通需求; 第三步:报告病史; 第四步:团队提问; 第五步:人机互动; 第六步:报告解读; 第七步:患者反馈。 整个流程至少有3名医生共同参与会诊,医生将根据WfO所提供的决策建议进行把控。在持续1个小时的会诊过程中,肿瘤医生团队将为患者全面解读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在认识自身疾病与治疗可能的同时,建立起了患者对抗疾病的强大信心,以及对医生团队的认可。 七步会诊流程十分关注患者和家属的需求,让他们在参与治疗方案的过程中找到生的希望。一位80多岁的女性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后前来就医,当时患者都已经放弃了治疗的希望:"我知道治不好,我只是在等你们告诉我可以放弃。"这位慈爱的患者让医生们感到非常心疼。通过Watson科室会诊,患者及家属深度参与到肿瘤治疗的方案制定中,直观了解到每个方案的获益程度等。考虑到患者年事较高,可承受的治疗方式有限,经过与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商量,医生最终选择给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也重拾生的渴望。   会议现场 在肿瘤科这样鲜活的案例比比皆是,现场的每位医生在分享患者的故事时,语调中都掩盖不住对患者初次就诊时病情的担忧、治疗好转后的喜悦。此外,医院的护理团队也非常有特色,他们会参与到Watson 会诊中,根据医生汇报的病例以及Watson给出的治疗方案,从中提取患者相关护理信息,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预防与缓解治疗过程中因并发症、化疗相关副作用等所引起的不适,助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没有生命的癌症病例,在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肿瘤科医生团队看来,背后都是一例例鲜活的生命。医者仁心,他们希望能借助人工智能应用,为更多的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惠及更多患者。以"AI"抗癌,造福更多的癌症患者。
10
2019.06
IBM Watson 健康展示22项新科研成果 助力癌症治疗
  IBM Watson Health 及其合作伙伴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Oncology)在 2019 年会上发布了 22 项新科研成果,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帮助医生改进治疗癌症的方法,为全球癌症治疗提供临床决策支持。 每年,全球有 1800 万人经确诊患有癌症,这是一种凶险的疾病,可造成大量患者死亡,并带来高昂的医疗系统成本。患者经常面临多种治疗方案选择,令人困惑和头疼。与此同时,肿瘤学家需要对大量医学文献和基因组数据进行筛选,以便为每位患者制定最佳治疗计划。一直以来,研究人员也在试验中面临困扰,此类试验往往因为招募不到足够多的患者而失败。 研究表明,Watson 人工智能系统在支持基于实证的治疗决策、增强患者对治疗计划的信心、标注基因组变异以及确定临床干预措施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帮助多学科肿瘤诊疗团队根据整合的科学证据作出更明智的决策、提供无法通过人工识别发现的重要见解和信息,并通过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多学科肿瘤诊疗团队基于Watson肿瘤解决方案提供的信息,调整了其13.6%病例的治疗方案,在对印度1000名乳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患者的Blinded evaluation(盲法评估)中,曼尼帕尔医院多学科肿瘤诊疗团队根据Watson肿瘤解决方案提供的信息,改变了针对 13.6% 的病例的治疗决策。研究人员根据Watson提供的新治疗方案(55%)、更加个性化的替代方案(30%),或者从基因型、表型数据以及不断发展的临床经验中获得了新的洞见(15%)及时调整了对病例的治疗方案。人工智能提供的决策支持能够减轻肿瘤学家的认知负担,这种认知负担正是导致医生不堪重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人工智能有助于减少治疗的不规范性。   沃森肿瘤国际智能会诊中心落地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 Watson 基因解决方案为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学家提供了新洞察,在一项对 54 名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的研究中,Watson 基因解决方案对测序结果的基因组注释与人工形成的专家意见非常匹配(随机筛选的基因组注释一致率达到90%),而且解决方案还在 33% 的检测病例中发现了人工解读未能发现的、具有临床性的洞见。这表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基因测序结果审核工作,可以借助像Watson基因解决方案这样的工具获得提升。 Watson 肿瘤解决方案提升了癌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的肿瘤科的于忠和主任表示,通过把 Watson肿瘤解决方案整合到分为 7个步骤的患者参与和咨询流程之中,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所患疾病和治疗方案,从而增强他们对治疗方案的信心。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于忠和主任在沃森肿瘤会诊中心进行会诊 “当患者不了解他们的疾病和治疗方案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他们对治疗的信心不足,这可能会使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接受度降低。在制定治疗方案以及与患者互动的过程中引入Watson,帮助我们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度,让他们更愿意由Watson人工智能支持的肿瘤会诊筛选出的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于忠和表示。 总共有 70 多份经同行评议的研究报告、海报和摘要为 Watson Health 系列解决方案在肿瘤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的产品与服务提供支撑。 IBM Watson Health 肿瘤学与基因组学首席医疗官、医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 Nathan Levitan 表示:“人工智能处于在医疗健康决策的早期应用阶段。Watson Health 在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发布的研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在帮助肿瘤医生改善每位患者的癌症治疗方案方面,这项技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期间,IBM Watson Health还 发布了关于一种新方法的数据 ,该方法通过对三个专家资源(NCCN、NCI-PDQ和Hemonc.org)中引用的论文摘要文本进行机器学习,自动识别与临床相关的高质量科学出版物。该模型在测试中对论文进行分类的准确率达到 93%,敏感性达到 95%,特异性达到 91%。这说明机器学习可以用来自动识别相关临床医学出版物,而且可以减少临床医生为患者寻找治疗方案的相关证据所花费的时间。   研究成果一览 IBM Watson Health 根据医生提供的反馈信息和通过科学数据获得的见解定制产品与解决方案,改善重要医疗健康市场中的肿瘤学家的工作流程体验。目前,Watson Health 肿瘤学和基因组学产品正在为全球超过 15 个医疗健康市场中的癌症诊疗相关的医生和患者提供支持。
04
2019.06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中医药服务主题日启动仪式
美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著名华侨华人中医药专家学者参加 5月29日,2019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服务主题日启动仪式"暨"第四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国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出席并讲话;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致开幕词,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以及来自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代表,北京市各区卫生健康委,二级以上中、西医医疗机构,国内外企业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主持。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讲话 吕坤胜摄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讲话指出,作为我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北京市肩负重大责任。试点四年,形成68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更优的开放创新举措,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构成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当今世界贸易正面临历史性机遇与严峻挑战,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原创学科,必将在服务贸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医药服务贸易要配合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要与"沿线"国家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分享国际服务贸易成果。   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国义讲话 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国义在讲话中阐述了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措施。一是完善顶层政策体系设计,推动全球中医药服务贸易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二是搭建发展平台,鼓励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展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培育中医药服务出口的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将中医药服务贸易纳入我国对外多双边合作和自贸区谈判议题,扩大境外对中医药服务贸易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推动对方承认中医药和中医诊疗的合法地位和各项标准,拓展全球市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在讲话中,提出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一是打造"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二是积极参与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落实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三是继续完善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四是继续扩大中医药国际市场准入。继续通过参与中外自贸区谈判、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争取更多的国内外政策支持。五是继续通过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国内健康服务业全面发展。 王笑频司长随后还就中医药海外发展现状与展望作了主旨报告。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讲话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在讲话中指出,本届会议,我们突出围绕"智慧生活,科技中医"这一主题,吸收和借鉴中西医和海内外最新医疗成果,共同探讨如何让中医药走进各国人民日常生活;坚持以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坚持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为平台,进一步扩大海内外中医药高质量交流发展,让中医药成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健康使者、文明使者。   在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北京中科芯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美国、秘鲁、比利时、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有关中医机构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还为海内外合作十大示范项目授牌。多年来,海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依托京交会这一平台,在技术合作、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持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本次大会授牌的十大项目,将对海内外中医药交流合作产生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主持会议 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上,海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以"智慧生活、科技中医"为主题,分别就现代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标准化与可溯源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以及对中医药与科技结合、更好造福人类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同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专门的合作协议,并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分别于第62届、6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并要求各成员国推动应用传统医药。2016年12月中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目前已颁布4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9年5月25日,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国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 本次中医药服务主题日暨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和北京圣马克医院承办。 美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著名华侨华人中医药专家学者参加 5月29日,2019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服务主题日启动仪式"暨"第四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国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出席并讲话;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致开幕词,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以及来自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代表,北京市各区卫生健康委,二级以上中、西医医疗机构,国内外企业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主持。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讲话 吕坤胜摄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讲话指出,作为我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北京市肩负重大责任。试点四年,形成68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更优的开放创新举措,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构成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当今世界贸易正面临历史性机遇与严峻挑战,而中医药作为我国的原创学科,必将在服务贸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医药服务贸易要配合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要与"沿线"国家加强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分享国际服务贸易成果。   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国义讲话 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冼国义在讲话中阐述了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措施。一是完善顶层政策体系设计,推动全球中医药服务贸易标准化、规范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地位。二是搭建发展平台,鼓励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展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培育中医药服务出口的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开展国际合作,推动将中医药服务贸易纳入我国对外多双边合作和自贸区谈判议题,扩大境外对中医药服务贸易准入范围,降低准入门槛,推动对方承认中医药和中医诊疗的合法地位和各项标准,拓展全球市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在讲话中,提出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点:一是打造"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二是积极参与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落实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三是继续完善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四是继续扩大中医药国际市场准入。继续通过参与中外自贸区谈判、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争取更多的国内外政策支持。五是继续通过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国内健康服务业全面发展。 王笑频司长随后还就中医药海外发展现状与展望作了主旨报告。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讲话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在讲话中指出,本届会议,我们突出围绕"智慧生活,科技中医"这一主题,吸收和借鉴中西医和海内外最新医疗成果,共同探讨如何让中医药走进各国人民日常生活;坚持以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坚持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为平台,进一步扩大海内外中医药高质量交流发展,让中医药成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健康使者、文明使者。   在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北京中科芯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美国、秘鲁、比利时、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有关中医机构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还为海内外合作十大示范项目授牌。多年来,海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依托京交会这一平台,在技术合作、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持久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本次大会授牌的十大项目,将对海内外中医药交流合作产生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主持会议 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上,海内外中医药专家学者以"智慧生活、科技中医"为主题,分别就现代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标准化与可溯源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以及对中医药与科技结合、更好造福人类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同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专门的合作协议,并推动世界卫生组织分别于第62届、6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并要求各成员国推动应用传统医药。2016年12月中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目前已颁布4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9年5月25日,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国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 本次中医药服务主题日暨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和北京圣马克医院承办。
18
2019.03
鲁刚:行业评价是社会办医发展的助推器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常务副院长鲁刚做客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王晓华)3月9日,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常务副院长鲁刚做客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19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论坛。在人民健康与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办医品牌的塑造与发展”专场论坛上,鲁刚认为,行业评价是社会办医的助推器,助力医院从粗放式转变成精细化管理。 鲁刚以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举例说,医院成立之初,走的是分级诊疗的发展模式,经过3年粗放型发展,医院在医疗管理和医疗质量上出现了发展的瓶颈。 他介绍,2018年初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联合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对北京首批社会办医开展服务能力和信用评级的“双评”工作,研究制订了中国非公医疗机构社会信用等级评级管理办法和标准,以及服务能力星级管理办法与标准,建立了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质控管理体系,对医院起到指导、促进作用。 医院通过以评促鉴,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成立了医疗质量控制科,突出质量、患者安全永远是核心的理念,在信息、护理等方面都改善和提高。医院最终获得信用评价3A级单位和能力评价五星医院的称号。   鲁刚表示,参加评选后,目前医院已经迈上一个大台阶,患者数量增加。2018年9月获得非公办“双评”荣誉,对医院发展是一次助推,使医院管理从最初的粗放式转变成现在的精细化管理,在学科建设、人文建设上都进入新的领域。
04
2019.03
【海内外中西医结合培训】新加坡9名中医师喜获中西医高级研修结业证书——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成功举办第五期研修班
3月1日下午,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在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六楼会议室举办了新加坡中医师中西医结合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为来自新加坡富乐康中医培训学院、中医公会和中华医院等机构的9名中医师颁发了结业证书。   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主任郝天智主持了本次会议并作研修班总结,富乐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富乐康中医院长徐常清,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处长耿朝东,北京市朝阳区侨务办公室主任金晓倩,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江南,北京中医协会副会长程爱华分别致辞,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副院长韩耀诚、王景侠、邱卿林,北京圣马克医院副院长杨斌等均列席本次会议。 谈起这次培训之旅,富乐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富乐康中医院长、领队徐常清女士显得格外高兴。她说,这次历时5天的培训班,为学员量身定制了心内科、针灸科、综合内科等9个学科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计划,专家授课都非常尽心尽力,活动组织严密有序,学员们学有所得,收获满满。尤其需要感谢的就是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提供的专家支持,心血管病专家马路结合胸痹患者辨证论治,中医专家赵百孝讲授艾灸疗法的创新应用、内科专家佟牧虹讲授化验检查、影像检查结果临床意义、呼吸病专家陈杭薇组织呼吸科西医教学查房、中医治未病专家葛辛讲授中医辨证施治等。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心血管病中心马路主任带着学员教学查房 学员体验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中医专家赵百孝教授独特的火针疗法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针灸科王晓霞主治医师进行针灸、艾灸、火罐临床教学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综合内科佟牧虹主任组织教学查房 新加坡中医师体验脉诊疗法 本次研修班,是新加坡有关中医机构响应新加坡政府号召并与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签署的临床培训项目。结业仪式上,富乐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与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发起,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以及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针灸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等机构共同参与建设的国内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集医疗、教学、交流、展示、服务、贸易于一体的中医药常设服务平台。
25
2019.02
【海内外中医交流培训】新加坡9名注册中医师前来拜师学艺
科技日报讯(通讯员 吕坤胜 记者 马爱平)2月25日上午,北京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隆重举行“新加坡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培训开班仪式”,来自新加坡富乐康中医培训学院、中医公会和中华医院等机构的9名中医师开启了拜师学艺之旅。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院长戴滨致欢迎辞,富乐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富乐康中医院长徐常清,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处长耿朝东、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岳松涛、北京中医协会会长陈誩等出席并讲话。开班仪式由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主任郝天智主持。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戴滨院长致欢迎词 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耿朝东处长讲话 此次培训,是新加坡有关中医机构响应新加坡政府号召并与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签署的临床培训项目。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负责人郝天智告诉记者,这次培训班历时5天,为学员量身定制了心内科、针灸科、综合内科等9个学科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教学计划,由相关科室主任带领学员进行中西医教学查房,结合住院患者进行中西医病情分析,并对相关诊疗方案、检验、影像检查结果讲解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意义等。 北京中医协会陈誩会长讲话 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自2017年5月成立,先后4次举办全球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专业人士高级研修班。今年,该基地着眼中医药的全球传播深耕细作、创新发展。本次培训,标志着该基地传播中医药的影响力开始走向世界。 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发起,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以及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针灸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等机构共同参与建设的国内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集医疗、教学、交流、展示、服务、贸易于一体的中医药常设服务平台。
13
2018.08
14种抗癌药降价搞定了!国家医保局说9月就能买到了
  抗癌药价格下降迎来最新消息。   搜狐健康了解到,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调整的通知》(医保办发〔2018〕4号,以下简称《通知》),下调了14种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的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   据介绍,这14种抗癌药均为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品种,其中12种是2017年谈判降价后纳入目录的,其余2种是2015年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的药品。   那么患者何时才能买到这些降价后的抗癌药呢?国家医疗保障局在《通知》中对落地工作也进行了部署,要求抗癌药相关企业将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向各省级药品招标采购部门提交调价申请,各地药品招标采购部门要加强与企业沟通,9月底前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都要按照调整后的新价格公开挂网采购。   国家医疗保障局表示,预计9月起,患者可陆续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   2017年,36种高价抗癌药通过谈判降价、确定全国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后纳入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经过这次谈判,36种抗癌药的平均降价幅度达到44%,最高的则达到了70%。   今年5月抗癌药税收政策调整后,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的要求,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与相关17个抗癌药涉及的12家企业进行了协商,根据税收政策变动情况重新确定了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并签订了补充协议。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介绍,相关17个抗癌药中有2个国产药2014年底前就已经采用3%简易计税,1个国产药未选择简易计税,本次调税对终端价格无影响,其余14个药品降幅在3%-7.8%之间,平均降幅为4.86%。   在2017年谈判降级的基础上,本轮调价使抗癌药价格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药品费用负担也有所减轻。国家医疗保障局举例介绍,以治疗前列腺癌的阿比特龙为例,经过调价,其价格由144.92元下降到了135.57元,患者每个月将节省1100多元药费。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推动抗癌药降价,但反映在价格上,患者感受到的变化并不大,而且有些抗癌药并没有降价。   对此,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丁锦希、讲师李伟分析认为,大部分抗癌药品实际价格下调幅度主要集中在2%-6%之间,没有公众期望的那么高。   上述两位专家表示,此次降税政策实际上是政府提高抗癌药品可支付性“组合拳”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政府应建立价格调控引导机制,全面提升治疗严重疾病的高值药品可支付性。   实际上,在抗癌药降价上,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在持续发力。据了解,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在对部分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开展医保准入专项谈判,以期进一步减轻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   文章来源:搜狐健康
30
2018.07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王鹏:不忘初心 仁心仁术 
70后王鹏,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参军入伍,1998年至2016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普通外科工作,2016年底退出现役,自主择业安置在北京市。目前工作于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普通外科,任科室主任一职。     王鹏主任(左二) 在部队工作期间,王鹏积极进取,业务上不断学习新技术,于2001年赴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肝胆外科进修,专门研习腹部微创外科技术,参与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0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30例。学成回院后,参与组建了肝胆科微创腔镜组,全面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使此项技术成为科内每名医生的常规手术技能,使医院的腹腔镜技术在驻地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受到了当地患者的一致好评。 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肠道腹腔镜技术逐渐兴起,王鹏2006年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普通外科专门进修肠道腹腔镜技术,参与完成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50例,回院后于当年成功开展了医院的第一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并获得成功,使医院的大肠癌微创治疗技术在当地医院再次处于领先地位。 此后,在医院党委的关怀和指导下,微创医疗小组与多学科相关科室协作,不断完善手术标准化及流程,使这项技术不断完善,并且使医院在腹腔镜大肠癌治疗技术大发展这十年中,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并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经验,此后又先后开展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电子结肠镜双镜联合结肠癌根治术等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 同时,王鹏始终牢记军人本色,刻苦学习军事医学本领,多次参加军队组织的各项军事医学训练班,从年轻医师到高级职称,一直是医院野战医疗所的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军事医学本领,时刻做好打仗的准备。时刻保持“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决心。在部队工作期间,多次参加重大军事活动,并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部队领导的好评。2009年到内蒙古军区边防团参加支边任务期间,为当地牧民义务看诊1000人次,当地牧民大多是蒙古族,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当地终年风沙,缺医少药,便利用休息时间与当地乡镇医院联系义务出诊,并且积极帮带当地的乡村医生,使他们的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王鹏在部队工作的27年中,受到嘉奖三次,荣立三等功两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医务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在这次军队改革的大形势下,经过认真学习相关的各项文件后,毅然离开部队,在满足各项条件的前提下,放弃转业计划安置,不给地方政府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添麻烦,选择自主择业,利用自身技术干部的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利用在部队培养起来的医疗技术,积极投身到地方的经济建设中,为地方病人多服务,服好务。很好的诠释了“军民融合”的部队新的工作方针。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是非公医疗机构,因大多数人员均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部队医院,军人文化浓厚。在院训“团结、仁爱、诚信、责任、质量、效率、善救、精术”的指导下,在党委的带领下,各科室充分发挥军人敢打硬仗的作风,很快在名医、名院汇聚的北京医疗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填补了北京市东南方向没有综合性三级医院的空白,为北京市东南部区域100余万居民就医提供保障。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普通外科是集胃肠道肿瘤,腹部创伤,肛肠疾病,腺体外科,小儿外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现有床位60张,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6名。可对多发伤、复合伤、甲状腺、乳腺、肝胆、胰腺、胃肠、肛肠、下肢静脉等疾病进行诊断与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手术是我科主要技术特色,已常规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阑尾炎、胆囊炎及结石、脾肿瘤及脾功能亢进、结直肠癌、胃癌、腹股沟疝及各型腹壁疝等)。     王鹏医生在北京优秀医师表彰大会现场 王鹏2017年初应聘普通外科工作,到科室工作后积极克服地方工作的不适应感,很快融入了科室的工作中。结合自身特长,克服各项困难,充分利用医院的硬件设施,在医院党委的关怀支持下,在兄弟科室的充分协作下,成功开展了具有创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的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等微创手术,同时也开展了各种常规、疑难、复杂的乳腺、甲状腺、肝胆、胃肠、肛肠手术。同年7月担任科室主任一职,接过老一代传、帮、带的接力棒将严谨治学和朴素的医德传承下去,带领着年轻医师为祖国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王鹏对疑难病人的治疗及手术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男性患者,23岁,因“吞服铁针26天,腹痛10余天,加重1天”入院,手术探查见:后腹膜大量血性脓液,约1100ml,十二指肠水平部穿孔,行后腹膜感染清创术+十二指肠旷置术,取出1长约15cm铁钉,术后病人逐步恢复饮食,康复出院。 王鹏对高龄病人的手术及治疗颇有经验,如85岁高龄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反复发作的胆绞痛,令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要忍受岁月的折磨,也经常被病痛蹂躏,多家医院因其高龄,均未行手术治疗,来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后,王鹏和同事们以一颗为患者解除痛苦的仁心,为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3天出院,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一位88岁的男性,因大便带血40天,肛门指诊可触及菜花样肿物,退出指套可见染血,相关肿瘤标志物均升高,考虑直肠癌,既往脑梗死病史30年,肺气肿病史10年,辗转多家医院均建议保守治疗,入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后,完善相关检查,多科联合评估手术风险及制定应急预案,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共计住院34天,出院后病人可正常饮食,造瘘口通畅。 “人的一生,职业也好,前途也好,你都有尝试和转变的可能,而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逆转。自己的一点付出,就能够挽救病人的宝贵生命,充分体现了做医生的最大价值。”王鹏说。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医生就是成就英雄的行业,生命就是我们所承载的天降大任。因为我们医院的主要体现‘急诊、抢救’的特殊性质,多发伤、复合伤、紧急、危重病人较多,始终以1+1>2的爱心和责任心投身到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正是这颗仁心成就了我们的仁术,为多名危重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王鹏说。 多年来,王鹏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对外科事业的追求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文献,参加学术会议,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思路,使诊疗程序及手术更加标准化,对待病人向亲人一样,不论家庭富贵或贫贱,不论社会地位高低,一视同仁,以精湛的医术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患者的信赖,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展现了新时期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崇高风范。 同时,在工作之余,王鹏还不断的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完成了本专业的医学论文十余篇,参加编写医学著作两部,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自参加工作以来,数十年如一日,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以专业的角度对病人、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的宣教及治疗,以三级预防为基本准则,在精准外科治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以促进健康、保护健康、恢复健康为目的,转换自己的思想,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付出更多的时间关心病人的躯体和的心理;通过与患者及家属良好的沟通也实现了“不仅要关心病人个体,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家属、关心病人的后代、关心社会”的要求。 通过实践现代医学的多种理念,王鹏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治疗,也做到了尽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及减轻患者负担。 “今后应抓住身份的转换时机,充分利用北京的医疗地理优势,加强学习,积极撰写文章,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为病人服好务。发挥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本色,努力争取站在医疗改革的潮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鹏说。   文章来源:健康报
18
2018.06
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第二批“洋学生”结业 
中国侨网6月3日电 6月2日上午,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培训基地为第二批“洋学生”举行隆重结业典礼。来自9个国家的20名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专家学者喜笑颜开地捧到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北京针灸学会联合颁发的研修证书。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世纪康瑞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参加结业典礼。 本期研修班是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助力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参与国务院侨办海外惠侨工程中医关怀计划的重要举措,是北京市政府侨办和市中医局共同发起的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百人百项”“三个一”的内容之一。 为期6天的研修班组织海外学员参加了2018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暨2018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论坛,举办了由海内外著名中医药专家授课的系列专题讲座。 这些深受学员欢迎的课程包括由现任玛莉华盛顿医院癌症中心综合医疗小组顾问、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籍华人陈虹樑传授了中医治疗肿瘤适宜技术--指尖易筋推拿技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科主任、北京推拿学会副会长付国兵讲授了振腹推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张立山讲授了中医经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胡凯文作了中医治疗肿瘤讲座;北京针灸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黄毅介绍了京城名医“金针王乐亭”针灸组方特点。 基地还组织海外学员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东直门医院国际部进行了现场考察和交流,举办中医药防治肿瘤特色优势与国际化合作研讨会。研修结业仪式上,海外学员纷纷表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中医药相关政策和发展现状,交流了世界各国中医药发展情况,学到了有价值的实用技术,分享了海外中医药行业的发展经验,增强了繁荣海外中医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美国、新加坡的3名华侨华人中医药专家与基地签订了中医药合作意向协议。(图/文 吕坤胜)
1 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