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公布了
2024年首都劳动奖状、奖章
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名单
朝阳区卫生健康系统
2个集体、3名个人荣获表彰
今天,小编带您了解
荣获2024年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的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脑病科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脑病科(后文简称脑病科)始终坚守“患者至上、服务为民”初心使命,围绕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全力提升医疗安全质量,持续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为首都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一是积极承担政府“对口帮扶”任务,全力支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2023年初,根据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指令和医院安排,脑病科认真按照朝阳区政府“对口支援”内蒙乌兰察布市的项目规划,与卓资县人民医院主动对接,开展学科共建支援行动。主要领导亲自筹划,统盘协调,组织调度,为对方24名医务人员分批举办为期3个月的专题培训班,先后指派2名主任医师带队负责、共10名医疗骨干,赴卓资县人民医院驻院帮带。
9月份,根据对方现实需求,帮助筹建起45张床位的神经内科,经过半年运行,住院患者床位使用率快速提升至95%。去年8月中旬至今年2月底,共诊治脑血管病出院患者584人,神经康复治疗患者较以往增加150%。主导创建的卓资县脑血管病“防治卒中中心”,成功开展首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使该医院急性脑血管病诊治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和大幅提升。
期间,恰逢该院争创二级甲等医院,援助队发挥自身三甲评审经验优势,帮助拟定方案、组织培训,协助完善材料,指导书写病历,全程跟进帮带,去年底顺利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评审。
二是着力开展百姓满意的优质医疗服务,忠实履行社会责任。
脑病科团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温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患者广泛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统计仅2023年,脑病科门诊接诊患者13000余人,住院诊疗患者3900余人,接诊量在全北京市中医类医院中名列前茅。全年共开展手术459台次,抢救重症患者812人,为周边居民的脑血管健康提供了坚实的守护。
2020年脑病科正式成为“北京市防治卒中中心”成员单位,3年来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取栓单位”“北京市优秀静脉溶栓单位”,2023年在北京市卒中中心质量控制总分排名第10名,位列全市中医类医院和社会办医类医疗机构第1名,DNT时间由最初的52分钟缩短到29分钟,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和周边百姓。
抗击疫情斗争中,以党支部为主导,以党员和积极分子为主体,组建党员应急支援队,既为就医患者提供及时医疗服务,又圆满完成冬奥会医疗保障、支援医疗方舱及一线抗疫任务。延伸医疗服务触角,通过义诊、健康宣教等形式,提高公众对脑部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定期组织专家在门诊大厅和下沉社区开展免费健康咨询和筛查服务,帮助更多的居民了解脑健康知识,预防脑疾病的发生。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医疗需求,为贫困家庭患者提供免费或优惠医疗服务,尽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三是持续深化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整体提升医疗核心竞争力。
注重对各类脑部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与天坛医院、宣武医院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展开科研与技术合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21年脑病科被批准为“首都区域重点专科”。主任医师涂悦,担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及重症学组常委,积极参与国内学术交流,与同行分享研究成果与经验,为推动脑部疾病诊疗技术的攻关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护理团队代表医院参加医疗集团“精学制度规范服务知识竞赛”,获集体一等奖。举办朝阳区继续教育项目“脑小血管病综合护理进展培训班”,学分2分,约200人参会。李静副主任护师、靳博副主任护师、王阳护师等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参加由中华护理学会非公立医疗机构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司玉静副主任护师在“2023中西医结合临床案例库护理子库示范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全国示范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