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的冬天,因为新冠疫情的突袭显得更加的漫长和寒冷,人们目光的焦点全都聚集在“感染者”、“传播者”身上,当然,还有值得我们全世界为之赞叹的“最美逆行者”,可是,还有一个需要我们同样关注的群体----肿瘤化疗病人,她们需要按时治疗,她们需要去和不断滋长的癌细胞抗争,她们同样需要我们的支撑,但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群体,极低的免疫力,似乎让原本正常的求医之路变得很艰难,非常时刻,在朝阳医院领导的统筹规划之下,中西医以一种“召必应,战必胜”的姿态挺身而出,于是,朝阳医院的缓冲病房在中西医应运而生。。。。。
领导高度重视,护理团队迅速集结
2月24号收到筹建临时缓冲病房的任务后,全部队员在2小时内集结完毕,在护理部领导的现场指挥下,原有的综合内科迅速腾空了病房,从三个科室抽调的美小护们马上投入工作,新病房的筹建虽然艰难,但并不能打败我们的热情,全面消杀,清点资产,准备病床、被服,往返库房请领物资耗材、办公用品,协调仪器设备,微微的变动一下物品摆放的格局等等等等,事情琐碎而繁杂,但是在一次次的床位更迭,一次次取借物品,一次次加班,繁忙的没时间喝不上一杯水的过程中,让原本不是很熟悉的我们更加的团结,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大家朝一个方向共同努力,不叫苦不言败,还有什么比同甘共苦的情分更值得珍惜?在大家的协作下,2月26号,缓冲一区顺利收治了第一个病人。不得不说,我们是一只能打能战的团队。
在筹建开科的过程中,院领导和护理部的领导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毕总和王主任给了特别多的指导和关注,相关科室更是给予太多无私的帮助,这个冬天其实一点也不冷。。。
院领导和朝阳医院的专家团队在新科室的第一次会议
夜幕下准备病床的姑娘们美的像仙女
精英团队入驻指导,亲力亲为榜样为先
值得感恩的是,朝阳医院的高主任真的派出一只精英团队,2月25号以王兵护士长为首的专家团队的入驻,让缓冲病房的工作开展的更加流畅,区域划分,特殊仪器和耗材的准备,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流程,短短几天的时间,两个团队融合的恰到好处,好像一切原本就是这个样子。。更为难得的是,在护理部倡导的全院彻底清洁的过程中,王兵老师和吕赛飞、黄利宁老师亲力亲为,和我们一起投入到一边收病人一边清扫的工作中。王兵老师和我们说:一个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不仅是让病人心情舒畅,而且也有利于院感防控工作的开展,不要忽略任何工作的细节部分!于是我们可爱的小姑娘们给病房和床位彻底“洗澡”。
床头桌以为自己用了“美颜相机”
做任何工作都很专注投入的王兵老师
自制简易版“防水鞋” 欢声笑语在打扫的小仙女们
精细护理,防护到位,为病人安全和“零感染”保驾护航
我们护理团队的护士比较年轻,有很多人没有接触过化疗患者,朝阳医院的专家老师就和我们护士们一起参与临床工作,倒夜班,把朝阳医院的工作流程,细节规范,治疗护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培训学习“随时化”,工作流程“精细化”,护理防控“安全化”,不仅让病人没有感觉任何治疗和护理的不同。更是让年轻后辈们真正的理解什么叫专业,什么是精髓,什么是奉献精神。也让后辈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其实,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90后的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披上战袍和死神斗争而已!
倾囊相授的老师和热情学习的学生们
李院长和专家组亲临指导,确保同质化管理
缓冲病房运行了近两周时间,朝阳医院李晓北院长亲临缓冲病房视察工作,对病房的顺利运行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作为朝阳医院缓冲病房,这里的工作要保证和朝阳医院本部一样的品质!随后朝阳医院的药事、护理、病案、院感、质控专家组一行8人来到缓冲病房督导工作。肯定工作亮点的同时指出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毒麻药品的交接,生活垃圾的运送,护理评估单的个性化。为我们的工作更优质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导。
李晓北院长亲临指导检查工作
集众智众力,则无往不利也
非常时期的非常处理,让本是医联体的两家医院连接的更紧密,更是体现了中西医的大格局和能担大任。而作为直接参与其中的我们,更是无比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带着感恩的心工作学习成长!最后我想说:无论是朝阳人还是朝抢人,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要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相亲相爱守望相助,愿我的家人们用执着和大爱诠释爱与奉献,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缓冲一病区的“全家福”
缓冲一病区:孙丽娜